
向海而生、逐绿而行,盐城正以一场世界级滨海盛会发出诚挚邀约。9月11日下午,2025全球滨海论坛新闻通气会在盐城举行,介绍论坛总体安排情况及筹备进展。
2025全球滨海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5日在盐城市召开。这座坐拥黄海湿地世界遗产、深耕绿色发展的城市,诚邀全球宾朋,共探滨海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之道。
机制升级
打造滨海生态领域全球合作平台
全球滨海论坛的成长轨迹,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、与时代需求共振。2022年11月,习近平主席在《湿地公约》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讲话中宣布“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”。2023年9月,由江苏省政府、自然资源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成功召开,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。

随着平台价值不断凸显,论坛机制建设持续升级:2024年4月,全球滨海论坛被批准保留为江苏省的三个省部级论坛之一,每两年举办一次;今年7月,全球滨海论坛被列入《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》,国际认可度再上新台阶。经国务院批准,2025全球滨海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5日在盐城市召开。目前,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。
“将全力把全球滨海论坛打造成为一个导向清晰、参与多元、行动有力、产品丰富的滨海生态领域全球合作平台。”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峻在通气会上介绍了相关支持举措。
为扩大论坛全球影响力,自然资源部广泛开展国际宣介,在2025年6月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、2024年9月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域自然保护论坛等国际会议期间,分别召开边会,推介2025全球滨海论坛并获得关注。
在知识分享与创新方面,注重打造全球公共知识产品。继2023年推出《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纲要》《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(第一批)》、2024年推出《全球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互花米草防治、盐沼湿地修复工具包》等旗舰知识产品之后,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等继续深化合作,本届论坛将发布《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》《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(第二批)》等公共知识产品,其中《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》是滨海区域全球首份系统性评估报告,填补了该领域综合评估的空白。
合作伙伴网络的扩容,更彰显论坛的开放活力。继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发布了《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》后,本届论坛将发布《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2025-2030战略规划》,持续推动伙伴关系走深走实。目前论坛合作伙伴已由最初15家初创机构发展到覆盖五大洲的25家成员单位,其中外方机构23家。
江苏实践
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协同并进
通气会上,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崔娟介绍了本届论坛整体考虑。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政府、自然资源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,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,搭建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,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论坛以“美丽滨海: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”为主题,设置开幕式、平行论坛、特色活动、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,拟邀请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、地方政府、联合国相关机构、有关国际组织、学术机构、企业、青年代表约300人出席。此外,论坛注重公众参与,将组织国际观鸟嘉年华等民间活动。
崔娟还介绍了江苏省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示范成果、创新举措与长远规划。一是理顺发展机制,出台全国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《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》,印发实施《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实施意见》,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域“十四五”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。二是坚持江海联动,沿江沿海地区通力合作发展海工装备、船舶制造,合力推动向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。三是注重科技创新,2024年完成涉海科技成果转化100多项,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700余家。产业体系持续转型升级,海工装备增加值稳居全国第一,海洋电力装机量、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,盐城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首位,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行业增加值居全国前列。下一步,将扎实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力量、加快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、优化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,全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亮点前瞻
立足高定位实现多重突破
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举办,不仅是盐城生态价值的一次全球性展示,更是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契机。
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陶晓林在通气会上表示,盐城始终把高水平承办全球滨海论坛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,有力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。
本届论坛立足更高定位,力争在规格、成果、国际化水平上实现多重突破,五大亮点尤为值得期待——
主题设置导向鲜明。论坛在内容设计上实现创新与拓展,主题从上届的聚焦“滨海区域生态保护”,转变为“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”,凸显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。
邀请嘉宾层次提升。论坛邀请海洋经济、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专家学者、机构负责人以及国际头部企业负责人等重量级嘉宾,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对话平台,推动理念交流与战略合作。
整体编排科学紧凑。发挥国际协调委和合作伙伴的协同作用,整合滨海旅游、科研机构等方面资源,探索“政府支持+市场主导”的创新模式,为论坛注入持久动力与发展活力。
成果策划注重实效。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培育,聚焦生态保护、零碳园区建设、海洋经济发展、沿海新型电力系统等关键领域,推动盐城“绿电”产业升级,形成一批可落地、可推广的务实成果。
活动形式丰富多样。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国际合作项目与示范行动课题,组织嘉宾实地调研生态修复现场与绿色低碳示范点位,展现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效。举办“牵手世界遗产共赴候鸟邀约——江苏盐城(首届)国际观鸟嘉年华活动”,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。
黄海潮起,湿地焕新。金秋九月,盐城将以最饱满的热情、最优质的保障,迎接全球宾朋共赴“绿”色之约;在这里,一场关于滨海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对话即将开启,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,正等待世界与盐城共同描绘。
盐阜大众报/我言新闻记者:陈婷
编辑:梁鹤龄 崔治国 蔡悦